26座萬億城市誕生,各地招商“擔子”都不輕

                                        2024-01-30

                                        這么好的電池項目,現在就出發!

                                        買深夜火車票,寒冬穿著單衣,臨時決定去北方見企業。

                                        ——踏入1月,中部地區一位招商人“說走就走”。

                                        窗外雪景,時而清晰,時而模糊,仿佛映射出項目落地的艱辛。

                                        每一個地方,每一位招商人,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再次凸顯拼經濟的重要性。

                                        這幾天,各省、各城市公布了2023年經濟數據。

                                        每年數據一出,大多都在對比。比起對比,不如對標優等生照鏡子。

                                        從項目到產業,從產業到集群,好項目放大了,就是一片藍海。一群好項目建強了,對經濟有勢不可擋的力量。

                                        反求諸己,方為上策。以招商引資為工具,為經濟增長而競爭,關于這場“城市錦標賽”,看這些城市如何招商?

                                        萬億之城 分布如何

                                        翻看中國地圖,標注26座萬億之城,有哪些分布特征?

                                        一共26個城市,經濟總量超過萬億。

                                        4個直轄市、3個計劃單列市、11個省會、8個地級市。

                                        論橫向區位,東部城市有19座,中部城市4座,西部城市3座。

                                        論縱向區位,南方有19座,北方僅有7座,南北差距比較顯著。

                                        而若從經濟圈角度來看,長三角匯聚了9城,粵港澳大灣區以4座緊隨其后。

                                        縱觀26城的發展路徑,各有特色,但主要有3種類型:

                                        具有先天優勢或改革先發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每年省會城市扛重任全面發力:成都、武漢、合肥、鄭州……

                                        工業基礎強重視民營經濟發達:蘇州、寧波、無錫、泉州……

                                        江蘇盯徐州 廣東看佛山

                                        以省而論,江蘇在“萬億俱樂部”上更勝一籌,擁有5座城市: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

                                        細心地發現,江蘇車牌開頭,從蘇A至蘇F,即將實現全是萬億之城。

                                        目前,江蘇萬億群聊,在等徐州(蘇C)。

                                        徐州在2022年GDP達到8457.8億元,按照今年政府宣布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1%”來計算,2023年GDP大概率破9000億元。

                                        就常州而言,工業門類全、創新集群強、“隱形冠軍”多,被普遍認為是產業優勢所在。

                                        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滬常兩地的經濟交流合作更為緊密,越來越多的在滬企業將投資版圖向常州延伸。

                                        除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可圈可點。在合成生物上,集聚了普羅吉醫藥、智態生創、伯儀生物、賽恩貝等一批重點合成生物產業化項目。

                                        對標常州招商,有一點格外明顯:具備中長期產業布局意識,找到有核心技術的鏈主企業。

                                        常州一位招商人談到,不少人會跟他打聽常州最新的項目和產業的消息,這在之前是沒有的。

                                        常州招商成功之處,在于找了一個切口,專注這一條產業鏈。比如,新能源電池為小方向,避開新能源整車企業的爭奪,找到差異性招商策略。

                                        在廣東,萬億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佛山、東莞。這四個城市,招商引資中各有特色。

                                        廣州以30355.73億元的生產總值反超重慶,奪回第四城。若是以3萬億說事,佛山更值得關注。

                                        2023年佛山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至此,佛山正式成為全國第二個、廣東首個“工業3萬億”地級市。

                                        “工業3萬億”才是反映城市產業能級、體現城市競爭力的重要表現。在這個數據上,佛山與深圳、上海、蘇州平起平坐。

                                        據統計,2015年佛山高企數量為717家,到2020年高企已經多達5718家,增長了8倍!

                                        基底強勁,爆發只是時間問題。如今,憑借自身優勢,享有“世界制造業名城”的美譽,汽車、鋼鐵、石化、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興旺發達。

                                        這背后,成事還是在于人。佛山招商干部,具備“四情四?!?,即激情、熱情、感情、真情與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作風、專業精神。

                                        在去年,眾多大大小小的招商推介會上,從江蘇鹽城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到蘇州金雞湖畔,再到廣州白云山下,都有佛山招商人員的腳印。

                                        隨之而來的,就是眾多項目奔赴落地佛山。

                                        這些項目選擇佛山,有的看中交通區位優勢和健全的產業配套,還有看中了佛山制造業大市門類齊全的雄厚實力,一旦來到了佛山,無不對佛山后續優質的服務所驚嘆。

                                        晉級之年 北方第一地級市

                                        2023年,萬億城市名單上,煙臺是新面孔。這無疑,為北方區域增添了色彩。

                                        這座城市,不是傳統的中心城市或省會,但在經濟發展中嶄露頭角,成為“腰部城市”的代表。

                                        除了GDP破萬億,2023年煙臺還干了這些大事。

                                        400個省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60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5%左右;新開工10億元以上項目 100 個。

                                        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陸續中交,萬華新材料低碳產業園一期建設過半、乙烯二期全部裝置開工,總投資560億元的濰柴(煙臺)新能源動力產業園、上汽通用東岳奧特能超級工廠啟動建設。

                                        作為老牌工業城市,“煙臺制造”助力大飛機、高鐵、核電、深潛等“大國重器”問天探海。

                                        重要的是,聚焦煉化一體化、聚氨酯、精細化工材料三個細分領域,煙臺堅持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聯動性發展思路,推動產業“聚鏈成群落園”。

                                        2024年煙臺做強優勢產業頂梁柱,實施六大千億級產業提升行動,六大產業分別是:綠色石化產業,有色及貴金屬產業,汽車產業,電子信息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食品精深加工產業。

                                        重點發展的新產業是:生物醫藥產業,航空航天產業及清潔能源產業。

                                        眾所周知,南北經濟差距拉大的背后,實則是新興經濟與傳統產業的比拼,是開放創新快與慢的差別。

                                        事實證明,煙臺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中走出新路徑。

                                        去年年初,煙臺就將2023年定為“招商引資質效提升年”,提出堅持市區一體化招商引資,聚焦16條重點產業鏈,掀起新一輪招商引資。

                                        其中,有三個“第一”,能直接體現這份招商“拼搶”背后的扎實成效:

                                        納入省重點招商項目庫數量,實際使用外資額,簽約率均居全省第一。

                                        如果將時間拉到2023年初,黨政“一把手”帶隊親自推介煙臺,對接產業的密度高、力度大。

                                        與此同時,區市和市直部門“一把手”紛紛組團出征,南下北上,精準招商,對接資源。

                                        全年“滿檔期”的招商計劃,有一個指向:一體化招商。

                                        從頂層規劃入手,讓市級層面與各區市形成合力,組建一體化專業招商隊伍,一體化舉辦重大招商活動,一體化跟進招商項目信息,一體化推動重點項目落地,一體化落實重大招商事項。

                                        中西部 非省會城市崛起

                                        中西部GDP十強城市中,頭部城市越來越穩固,照亮了區域前行發展。

                                        但腰部城市,競爭愈發激烈,成為了研究中國經濟區域差異與發展潛力的重要窗口。

                                        這份榜單上,重慶、成都、武漢、合肥、西安等城市領先,已經不足為奇。

                                        放在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經濟對比上,有些不一樣。

                                        首個GDP破7000億的非省會城市——榆林,再次穩定發揮,躋身全國城市TOP40。

                                        按照2022年的數據,7000億剛好可以躋身全國GDP前四十強。在中西部地區,GDP高于7000億的城市,則更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這幾年,榆林經濟發展非常迅猛。2021年、2022年、2023年連續邁過5千億、6千億、7千億大關,2023年達到了7091億元。

                                        “家里有礦”的榆林,確實在油、煤、氣等能源大漲的背景下底氣十足。但是,非能源的增長速度遠高于能源產業的增長速度。

                                        這座西部城市,還積極發展現代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汽車制造、裝備制造、新能源產業等領域的投資不斷增加,為城市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從招商引資上看,資源型城市必須順勢而動。

                                        依托能源稟賦,沿著產業鏈某一方向延鏈,這就要求招商人,對傳統能源基地深入了解,咬住產業鏈各鏈條的企業、技術、產品精研細究,就是招商最重要的戰術優勢。

                                        簡單說,以新興產業賦能產業格局向新發展,避免“掉入老能源基地陷阱”。

                                        這種不同于一般的副中心城市,由于地理區位原因及特殊的產業優勢,被省會城市“虹吸”的力度相對較低。

                                        換個角度看,這些城市招商獨立性相對也更強。

                                        26座萬億之城,成為經濟發展的亮點,而這其中的競爭卻充滿變數。

                                        未來,誰能在新經濟下保持增長,誰能在產業升級中緊跟潮流,誰能在科技創新中取得突破,將是萬億之城的最終贏家。

                                        城市背后,是一場招商人的競賽,誰能譜寫更耀眼的篇章,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一本大道中文日本香蕉_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_91a国产尤物视频_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