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調2024:招商重點關注哪些投資領域?

                                        2023-12-13

                                        昨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幕了。

                                        “硬道理、最大政治、中心工作、首要任務”這些詞,清晰無誤地宣示經濟工作的重要性。

                                        整體感覺,今年針對性非常強,實事求是對應了中國當前情況,觀點鮮明、舉措務實。

                                        關于明年該怎么干,會議指明了方向。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如何讀懂經濟形勢、看穿發展態勢?

                                        接下來,從五個視角一探究竟。

                                        總體現狀 回升向好

                                        會議中,肯定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極為不易,是“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才實現的。

                                        從經濟運行看,2023年我國經濟運行是一波三折的恢復,總體處于疫后恢復態勢,在服務業持續恢復的帶動下實現了一季度開門紅、二季度下行壓力加大、三季度持續回升,完成全年目標是大概率事件。

                                        對下一階段經濟形勢判斷,會議認為需要克服內外部一系列困難和挑戰:內部面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面臨“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

                                        特別強調,“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增強信心和底氣。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2024年是疫后的第二年,疤痕效應逐漸消退,擴大總需求、放松供給約束、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激發地方政府活力,穩住房地產這個牛鼻子,中國有可能實現5%左右。

                                        會議通稿4次提及了“預期”,可見做好預期管理是2024年的重要工作。通稿還提出“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政策取向 保持一致

                                        前幾天,在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通稿里,首次提及了“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了細化:“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其中“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是新提法,值得關注。

                                        同時,提出“適度”、“提質增效”“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用好財政空間”,也就是說要根據經濟社會需要來實施,不搞大水漫灌。

                                        就招商而言,部分政策之間缺乏系統性和統籌謀劃,存在碎片化傾向,制約了政策效果的協同發揮。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的是政策最核心的原則,適合企業且能落地的政策最有價值。

                                        進一步說,不能讓市場等待政策,而應讓政策走在市場預期前面,超出市場預期,調動投資主體的積極性。

                                        首先,政府在出臺政策時不僅需要及時、系統、有力度,最重要的是穩定,尤其是涉及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的大政方針和事關宏觀調控方向性的大政策要穩定,要有延續性。

                                        同樣,經營主體的決策是否具備長期性取決于營商環境和政策環境的穩定性。只要營商環境和政策環境是穩定的,那么絕大部分經營主體肯定是傾向于做出投資、創新等長期主義的決策。

                                        反之,如果環境是不穩定的,那么經營主體的決策也會也會觀望猶豫,偏向短期行為。

                                        其次,我認為政府與民營企業相處的時候,要盡量減少一些對企業的主動指導,更多地給企業自主決策與發展的空間。

                                        政府部門對企業那些過細過多的服務,實際上都成為了對企業的隱形管理。政府應當多一些傾聽,聽到企業的訴求后,及時有效地做出反應,提供更多有針對性的服務。

                                        產業領域 重點關注

                                        會議提出了2024年9項重點工作,第一項就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點了幾個重點行業的名: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量子、生命科學等,并提出“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

                                        如果說2023年的產業政策強調補短板,加強國產替代,提高安全水平;那么2024年的重心則是科技引領,前瞻布局。

                                        一是穩存量,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傳統產業加速轉型。

                                        會議提出:“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蓖瑫r,要求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意味著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口,政策會進一步支持重點產業增強全球影響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這也會帶來技改投資,有利于穩住經濟基本盤。

                                        二是提增量,戰略新興產業的作用要進一步發揮。

                                        會議提到:“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戰略新興產業謀劃了發展路徑。

                                        此外,會議強調了對數字經濟領域的支持,更在貨幣政策表述中特別點明,要引導金融資源投向數字經濟領域,數字經濟產業或迎來大的發展機遇。

                                        三是謀變量,特別強調未來產業,國家、省、市層面的未來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將加速出臺。

                                        會議指出:“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2024年,未來產業的圖譜將逐步清晰,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等未來產業的支持力度將大幅提升。發改、工信等相關部委也將加速出臺規劃或行動方案,未來產業或正式進入政策導入期。

                                        四是強保障,首次提到“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

                                        傳統的財政資金很難適配新興產業企業的發展訴求,而創業投資、股權投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能夠為相關企業提供穩定的長期資金,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可預見的是,明年對于創業投資的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擴大內需 良性循環

                                        會議提出,“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被重點提及的消費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等新消費增長點。

                                        還提出: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中國經濟正從外需驅動轉向內需驅動、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經濟的驅動力與經濟發展階段、資源稟賦特征和重大國家戰略密切相關。

                                        擴投資可以把更多的資金用于支持國家重大戰略、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惠民生補短等領域,而不是盲目上項目、片面追求GDP“量”的增長。

                                        消費和投資是有關聯的,有效投資和有收入支撐的消費都是擴大內需的抓手。投資活動在短期形成經濟需求,但在中長期會形成經濟供給,優化供給結構,最終服務于消費。

                                        先立后破 動能轉化

                                        先立后破,對于新舊動能轉換期的中國經濟而言尤為重要。

                                        現階段看,我國長期改革過程中形成的“摸著石頭過河”以及“漸進試點”等做法就是先立后破的方式。

                                        想要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

                                        在新動能尚未實現之前,舊動能仍會存在。不過,從政策層面來說,其對舊動能的支持力度肯定是逐漸減弱的,對新動能的支持力度則是逐漸加強的。

                                        本次會議提出的“先立后破”,實際上是對之前觀念的一種突破,是極大的進步,即新動能與舊動能之間并非不能共存。

                                        換言之,如果“新動能”能夠立起來,那么舊動能是否一定會破或是否一定需要破可能也存在疑問。

                                        經濟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既要看準現階段的“形”,更要看清長期的“勢”。

                                        最重要的是,在風云變幻的大時代,各地自身強大才是硬道理。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堅持集中精力做好分內之事,使自身不斷發展壯大,才是應對一切風險挑戰的壓艙石與定心丸。

                                        一本大道中文日本香蕉_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_91a国产尤物视频_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