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85997085
省委十五屆四次全會提出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目標引領前進方向,使命催生奮進力量。今年以來,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真學習落實省委十五屆四次全會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扛起市場監管職責使命,在重點領域聚焦發力,在關鍵環節改革創新,推動加快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激發經濟活力,為實施省會引領戰略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融入大局蓄勢突破
“四個強市”建設動能不斷增強
緊緊圍繞全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和南昌市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8810”行動計劃,扎實推進質量強市、標準強市、品牌強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各項重點任務。
——著眼擴容提質,助推質量效應“能級提升”。強化“質量第一”意識,更大力度提升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的“電子信息產業質量提升(電子材料與電子元器件)”項目獲評第一批長三角質量提升示范項目。在全省率先實行企業首席質量官備案登記制度,1376家企業簽訂任命書,占全省43.9%。截至目前,共有中國質量獎提名獎1個,省長質量獎(含提名獎)15個,市長質量獎(含提名獎)14個。產品質量穩中有升。全市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86.17,連續五年位居全省第一。工程質量總體受控。在建工程質量均處于受控狀態,未發生較大及以上質量事故;水利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完成率達100%;交通工程現場質量監督抽檢合格率達98.2%。服務質量持續優化。9個縣(市、區)醫療服務等12個公共服務質量總體滿意度81.76分,排名全省第一。
——著眼固本培元,助推標準引領“厚積成勢”。深入實施團體標準培優計劃和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充分發揮標準在穩產業鏈中的作用,推動先進技術向先進標準轉化。標準研制走在前。累計主導或參與制定或修訂國際標準10項、國家標準436項、行業標準69項、團體標準192項,參與省級地方標準966項,發布“孺子書房建設與服務規范”等市級地方標準11項,企業自我公開聲明標準1.57萬項,涵蓋1.97萬種產品,居全省前列。積極開展標準化試點示范創建,完成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70個,其中國家級項目33個,省級項目37個,目前在建國家級項目6個、省級項目2個、省級技術標準創新基地1個,居全省首位。標準合作走在前。聯合江西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江西中醫藥大學創建“中醫藥標準化研究中心”,推動“醫藥健康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目前,江西中醫藥大學主導或參與ISO國際標準10項,主導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國際標準4項,另有5項ISO國際標準在研、4項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國際標準正報審中。標準領跑走在前。實施了對標達標提升行動和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指導江西南纜企業集團等296家企業完成對標達標提升行動,江西省越光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的27項標準上榜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占全省56.25%;南昌硅基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23項標準上榜全省企業標準“領跑者”。8項標準在首屆江西省標準創新貢獻獎表彰大會上獲得表彰,其中一等獎2項。
——著眼培優扶強,助推品牌創建“突破突圍”。聚焦“標準提檔、質量提升、品牌提效”,做大品牌廣度,做優品牌深度,做強品牌精度,著力提升“南昌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生態品牌方面,南昌市獲得“江西綠色生態”品牌認證8個,企業參與制定“江西綠色生態”團體標準23項,其中主導15項。制造業品牌方面,71個產品入選“贛出精品”名單。洪都航空等24家企業入選省級“鏈主”企業名單。“安義門窗”獲國家集體商標,“青山湖針紡”獲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農產品品牌方面,“贛鄱正品”認證品牌35個,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總數618個。老字號品牌方面,“中華老字號”品牌6個,“江西老字號”品牌21個。工程品牌方面,“國家優質工程獎”工程9項,“魯班獎”工程25項。“旅游民宿產業的綠色創新發展之路”項目入選2023全國旅游新業態創新發展典型案例。
——著眼提速增效,助推知識產權“積量成優”。以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示范城市為契機,聚焦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效益運用和高水平服務,深入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政策環境更加優化。先后出臺知識產權“十四五”發展規劃、運營基金管理辦法、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緊缺急需人才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政策,為南昌市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運行提供了有力保證。南昌縣、安義縣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縣。創造能力穩步提升。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分別為31.34件、10.05件,是全省平均數的3.18倍、3.27倍。累計擁有中國專利獎33項,中部六省高價值專利一等獎1項,省專利獎20項,省高價值專利培育項目4項;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71家,各項數據連續多年排名全省第一。運用效益成效明顯。推動全省首單銀行間市場知識產權證券化(ABN)項目試點工作,企業知識產權累計質押融資金額達53億元,發放省、市級貼息補助2100余萬元。2023年專利轉讓3503次,為10家企業的247件專利提供1090萬元風險保障。制定我省首個專利導航類地方標準,獲建首批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南昌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連續三年在全國保護中心考核中排名前十。
攻堅克難系統集成
“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穩步提升
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抓監管、穩秩序、提效能,切實維護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市場運行秩序。
統一大市場建設不斷深化。聯合南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南昌市落實江西省貫徹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部署總體工作方案和近期舉措任務分工》,明確21項重點任務,逐條制定貫徹落實舉措,進一步完善融入共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體制機制。2023年開辦企業指標成效在全國營商環境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極速開辦、極簡變更、極暢退出、極優服務”新模式入選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優秀案例。制定市場監管領域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8條措施,持續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措施清理工作,2021年起在全省率先開展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修訂、廢止一批政策文件,依法保障經營主體公平公正參與各類經濟活動。
重點領域監管執法持續加強。踐行“監管為民”理念,提高投訴舉報處理質效,南昌市已有“放心消費承諾單位”380家,“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683家。聚焦民生關切,持續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深入開展網絡廣告、虛假認證、電子秤、醫療美容、禁捕退捕等系列專項治理,以及糧食購銷、教育收費、轉供電、醫藥衛生等領域價格專項檢查,加強網絡監測、監督抽查、案件查辦、違法失信等數據綜合研判,多方匯集違法線索,實施科學精準打擊。成功舉辦全國打擊傳銷普法大講堂活動,打擊傳銷成果得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充分肯定。
綜合監管效能不斷提升。系統推進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一體化建設。全面推動市場監管法治化建設,出臺11個行政執法制度文件,統一基層執法標準和實施程序,推動執法辦案流程信息公開透明,實現“一套標準規范、一套程序辦案、一套機制管理”。強化經營主體分級分類信用監管,南昌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覆蓋35個市直部門,涵蓋醫療衛生、教育培訓、校園食品等99個領域378個抽查事項,聯合抽查事項達88.41%,全市低風險經營主體“無事不擾”率達99.69%。用好現有智慧監管手段,食品安全監管全面對接“贛溯源”系統,藥品器械監管全面使用智慧藥店、醫療器械監督抽驗平臺,特種設備監管廣泛運用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氣瓶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等智慧監管方式,學校食堂及集體用餐配送企業接入省級“互聯網+明廚亮灶”,實現監管全覆蓋。
(本版文圖由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供)
稿件來源:江西日報
稿件鏈接:http://epaper.jxxw.com.cn/html/2024-08/16/content_144395_1174434.htm
責任編輯:劉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